10/22/2009

青洲不是這樣“消失”的 --寫在《聽風的卡夫卡》重演前

轉載自 chong+neng = 忠+寧

青洲不是這樣“消失”的 --寫在《聽風的卡夫卡》重演前 / 文字:忠

《聽風的卡夫卡》是石頭公社近年兩個不斷重演的重點作品之一。每次演出的宣傳中,它都被定義為“環境舞蹈劇場”,這部作品的確無愧於這個定義,因為從文化中心二樓大堂的首演開始,它就注定一個要四處遊移的命運,不論在澳門的劇院大堂,在泰國的河畔劇場、在廣州的美術館,作為劇場演出的《聽風的卡夫卡》都沒法安守在設備齊全的常規表演空間裡;然而,這次在靑洲坊的重演,卻切切實實地遠離了這些精緻的藝文空間,眞正將生活空間轉化成表演空間,眞的在環境裡“聽風”。

記得“聽風”三年前首演的時候,編導李銳俊在導演的話中寫道:“當周圍世界變得日漸陌生,當‘失去’成了生活其中一個主題——這樣的年代已經來臨。”在陌生的處境中追尋“失去”的東西,當年在冰冷的偽公共空間中,演員帶着風箏在走道上奔跑,觀衆和他們之間卻隔着中間一個巨大的空洞,笑聲愈天眞便愈悲涼;如果在四周“美白”牆壁包圍的空間裡,呈現的是一種對成長記憶的追尋,那麼劇終時觀衆跟演員隔着大片落地玻璃,凝望前面無數怪手的地盤以及即將亮燈的娛樂場所,便彷彿呈現了“天眞”的破滅 。這種失落感正正是那年頭澳門人還沒完全能夠說清楚的生活意象。三年後,這個“卡夫卡”又回到澳門,但場景卻由天之驕子般躱藏在賭場、酒店、旅遊景點之間的澳門文化中心,變成了近來常常見報的靑洲坊鐵皮屋區裡,離開了“美白”牆壁和整齊的通道,從“厰景”搬到“實景”,走在一個即將進入歷史的,因日久失修而破損不堪的生活空間裡,讓人好奇那些“追風箏”的“天眞”記憶,如何單純地在這個“實景”裡呈現?從2006年到2009年,“失去”或許仍是我們生活中的主題,但今天澳門人“失去”的是什麼?東望洋燈塔和主敎山最美好的景觀?未查證歷史價値就要被移平的望廈兵營?還是有一百八十年歷史的靑洲修道院的遺址?

當藝術家以“走在靑洲消失前”作為創作的主題,我們就很容易掉進靑州坊即等於靑洲的誤區裡,靑洲是不會因為這個鐵皮屋區的清拆而 “消失”的,因為靑洲不過是一座翠綠的靑洲山,是澳門僅有的綠地之一,但這個眞正的靑洲早早在它的土地被出賣、被怪手挖去大片翠綠時就消失了。

行將消失的空間,或者我們可以用攝影技術去記錄,可是被“發展”所湮沒的歷史,以及被刻意刪除的本土記憶,我們該如何走在它“消失”之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