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009

看完《聽風的卡夫卡》,觀眾說 :

在北京798的四場演出,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很多觀眾,但這沒關係,感恩的是我們碰到一些認真的觀眾,有點像去年在南京那樣,熱情地拉著你交流感想!
回到澳門,作品直接面對有期待的觀眾,意見更直接了,交來問卷的還有青洲的居民,實在令人感動!


看完這個演出後, 你的第一個感覺是甚麼?

北京的觀眾說:
1. 感動
2. 人生裡很多東西濃縮起來是這麼的簡單
3. 飄, 流逝
4. 垂打, 擊打
5. 無奈
6. 計量的城市, 計量的發展被藝術的情感氾濫, 謝謝你們真實的感受
7. 很有深度, 耐人尋味
8. 沉
9. 震撼
10. “人”
11. 好好看看每天的日出日落, 認真生活
12. 憂鬱
13. 澳門的另一面
14. 優雅
15. 很意外,演員很投入,劇作感人
16. 澳門是個很有故事的地方,想對它有更多了解
17. 澳門的歷史變遷跟各式澳門人的發展變化
18. 有深度,可使人深思澳門變化的影響
19. 好!
20. 心動了
21. 貼切,傷感,優美
22. 很好,有互動
23. 沒有太懂
24. 期望
25. 思考人生與澳門的價值
26. 掙扎著活下去
27. 動、靜循環,空靈
28. 有共鳴
29. 精彩
30. 很精彩,但有點累
31. 我明天還會再來!



澳門的觀眾說
1. 這就是舊青洲?
2. 很深奧, 但表達的感覺卻很深刻
3. 在戶外演出很有新意
4. 藝術化地表達真實的青洲的過去, 無論是人的內心, 還是場景的真實性
5. 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6. 青洲的生活印象
7. 感覺新鮮, 表達虛無, 村上春樹feel
8. 特別, 因為第一次看環境劇場
9. 與環境融為一體
10. 深刻回憶
11. 澳門人對自己的思考
12. 很落力的演出, 帶出一場以”感傷”氣氛為主的反思劇目
13. 生命短暫
14. 美, 形式上很美, 音樂動人
15. 很喜歡, 是最好的一個地方(跟之前的幾個地方比較)
16. 生活的反思
17. 想哭, 很懷念
18. 不同於一般在舞台上的演出, 在這裏更能真實體現
19. 聽風這作品未能發揮作用, 澳門的部分就很清晰
20. 好精彩, 反映出澳門社會現時的好多問題
21. 很沉鬱, 但很出色
22. 每次聽風都是一次野心的嘗試


在這個演出裏, 你比較深印象的是甚麼?
北京的觀眾說
1. 演員一起放風箏時的那一段舞蹈
2. 放風箏,群舞, 淚是出來了
3. 獨白的數字化
4. 人跟大屏幕表演的場景
5. 五位演員先後各自演說(邊打領帶的部分), 聽訴說的五個故事
6. 燈光、場景、舞蹈
7. 快樂的風箏飛
8. 歡樂, joy, 悲傷
9. 神祕
10. 一個人路過城市的掙扎和自我內心的斗爭那兩場
11. 多位演員表演都很賣力, 並且很出色
12. 屏幕上放過城市印象,女孩獨舞, 幾個人各自獨白
13. 演員的影子在文字中飄浮和演員在飄, 像吹脹了的氣球, 腳像離地
14. 演員的獨白部分,表達的成熟、無奈、滄桑
15. 影像、音樂
16. 火車前面快速的運動的一個人表演那場
17. 細節的處理、演員、場務、燈光等的細心處理
18. 最後一幕
19. 風箏令人返回童年
20. 用燈光和人物肢體做出的效果
21. 演出與展覽場地配合, 感覺較特別
22. 環境
23. 最後一幕
24. 各自獨白
25. 個體獨白
26. 一群女孩子爽朗的笑聲
27. 播放澳門的紀錄片,演員的自白
28. 互相玩耍的風箏
29. 演員的表演
30. 投影與舞蹈,朗誦部份
31. 映像與舞蹈的結合
32. 關於生活數字
33. 舞的感人
34. 演員打呔讀白說出澳門變化
35. 是一個舞者在燈光前的一段掙扎,從她的動作和心靈變化表現人性和澳門緊密相關
36. 呵呵,最深的印象是演員們的投入,與觀眾距離很近,有各式因素干擾,但仍然十分投入,很敬業!
37. 回憶起孩提時的片斷到木然生活的...
38. 隨性


澳門的觀眾說
1. 金光大道同風箏那段
2. 有人爬樹
3. 場景運用
4. 每人說出自己的故事
5. 音樂和演員的肢體語言
6. 快樂王子的信
7. 追風箏, 嬉戲的歡樂場面
8. 走來走去
9. 現場環境, 舞蹈, 音樂
10. 風箏舞, 各場的背景, 潑水
11. 畫畫和手電筒那一段
12. 環境氣氛配合得宜, 各演員表述自己的故事頗感人, 部份舞蹈編排很美
13. 放風箏與停車場那段讓人深思
14. 沾滿白色粉末的少年
15. 燒烤場舞蹈
16. 煙升起, 投影打在煙上
17. 現場實感, 將人帶入了人們所未能深入了解的青洲
18. 現場環境與演員的反應
19. 獨白, 小嫻solo
20. 劇中某一句:“搬的屋越來越大, 睡的卻還是雙人床”
21. 表演者的身體與場地的感受
22. 演員們都很落力演出, 喜歡表演能帶動觀眾走近社區




在這個演出裏, 你最不喜歡的地方是甚麼? 為甚麼?

北京的觀眾說
1. 王子的信, 因為政治性太強
2. 有點重複
3. 環境中的藝術品有些突兀, 更喜歡干淨一些的場景
4. 幾個人的背景介紹, 太平淡的表達方式
5. 女孩在講澳門歷史, 短些好.
6. 跑來跑去次數太多, 過於重複的感覺
7. 最開頭的部分, 顯得太官方
8. 啊啊的叫
9. 在整個故事中再能連貫一點會更好, 整體很棒
10. 對白, 有些不習慣
11. 有的部份節奏太慢, 不是所有觀眾都能體會其中的意義
12. 開場不怎麼精彩
13. 站著


澳門觀眾說
1. 支咪斷斷續續
2. 地點轉換有時久明確指示
3. 環境太複雜, 未能完整地看表演
4. 場地太特別, 難以控制觀眾
5. 慢動作跑步, 有點長
6. 第五場, 與其他段很不搭
7. 沒有, 我喜歡澳門
8. 站得有點累
9. 篇幅長的部份會有沉悶的感覺, 表現時間較長的部份能加插相關的旁白會更好, 觀眾會更明白想表達的意思
10. 元素大太, 對青洲這個地方似乎沒有很迫切的運用. 場境轉換了不少, 但不一定有助觀眾更認識這地方
11. 一些不能人為控制的自然因素, 例如蚊…
12. 有部份舞蹈(形體)有點太長, 拖得太耐才有事情發生, “卡夫卡”與澳門的“關係”不清晰, 重感覺,所傳達的信息太輕
13. 開頭的兩個段, 未有投入的感覺
14. 現場燈光有些限制
15. 有時音響太突然
16. 講3200萬個案, 很政治, 破壞了作品格調
17. 比人遮住. 有觀眾唔聽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