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006

再看<靜安寺路192號6樓>

石頭公社的《靜安寺路192號6樓》是不是第一個到北京演出的本地劇場作品?這個需要再詳細調查一下。

然而,我更關心的還是這次究竟是個怎樣的重排版本?將文學作品改編成劇場演出,其實是一種很冒險的行為,每個讀者都有自己對原著的執著,不管怎樣改如何編,都無法取得所有讀者的認同,原作者愈有名氣,不滿意的人就愈多。作為一個沒有讀過太多張愛玲作品的觀眾,聽見人家說「這個很愛玲,那個很不愛玲」,心裡很不是味兒,劇場上的當然不會是那個叫張愛玲的作者,劇場上呈現的只會是演出者、創作人和觀眾,在剎那時空中的張愛玲;如果演出不是借前人之名作噱頭搞些俗不可耐的事,我們何不靜靜細味導與演如何演繹他們心見中的張愛玲。

一年前看《靜安寺路192號6樓》在文化中心小劇院的舞台上,年輕的舞者出奇的沉鬱,層層疊疊的舞台裝置和投影,加上枯黃的燈光和擁擠的觀眾席,整個演出給人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感覺,喃喃的獨白就像在紗窗後的夢囈,只見濃郁的情感,卻似乎容不下別人投入或對話的空間,讓人一面看演出一面想知道,究竟導演李銳俊和郭瑞萍,想以舞台意象呈現文字中的感覺?還是想觀眾在層層疊疊的意象前,集體閱讀被精選出來文字?

無論如何,《靜》劇的確很有繼續消化和深化的空間。

一年後石頭公社真的重演這個劇目,然而,再現的舞台卻在北京,幸好能趕在他們赴京前看到排練室內的綵排。新的版本中,演員少了,舞台裝置和演出的場次也精簡了不少,一掃舊版本中的沉重,換上更開揚和活潑的氣氛。也許還是綵排階段,燈光、服裝和佈景都十分簡約,這樣反而給觀眾的想像釋放出更多自由奔馳的空間。雖說以張愛玲第一本散文集《流言》為創作藍圖,《靜》劇卻沒有一字一句地再現文集個別章節;張的文字浮游在不住流動的意象中,一方面著力於散發出一種獨特的少女氣質,一方面提供空間讓今日的讀者與那時代的張愛玲進行對話與辯證。

走過十年寒暑,石頭公社的作品沒有重覆著「翩娜包殊」式的嬉笑怒罵,也從地板上的蠕動中找到躍起的空間,舞出了少有的輕巧。但願這種輕巧與豁達會從北京帶返澳門,而不是因為是看綵排而產生的錯覺。

---摘自台長 : chong+nen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