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006

京澳交流 ( 二之二 )

石頭公社於北京的演出雖較前成熟,但在整體運作上,仍然未能脫離組織散漫的問題。業餘藝團人手與經費不足、行政與創作兩難兼顧以致影響籌備工作、臨時抱佛腳的情況多年來一直影響着本地藝文發展,難以較充裕的時間去建立臺前幕後製作與演出隊伍的默契與信心。 石頭本身的優勢過往曾有多次突破,如與日本藝術家松島誠及田中眞聰合作的《拾遺記》便曾將整體水平,包括創意思維提升了不少,可惜的是沒有長期而穩定的發展,間接地使舞團維持於業餘狀態,這種現象基本上是本地各個藝術表演團體的寫照。 以是次北京演出為例,正如汽車剛入二波,又要煞停等下次重新起步,年復一年,只怕未有開五波的機會,車便到期大修或報銷。

澳門常以文化之城自居,多年來有多少個較高水平的製作?大家又能預見未來數年能有甚麼突破?無疑政府每年投放的資源不少,國際一級的演藝團體均有機會來澳獻藝。 然而每年花於買入節目的數千萬經費,與用於支持本地製作的經費相比差天共地,政府有責任制訂政策去扶助本地藝術創作“眞正”的發展,而非每年於施政報吿上以文字表達政府的關注。 從資源運用的角度而言,政府應有較具體的數據作支持,如每年用於外地與支持本地的經費比例如何能逐步做到八二、七三甚至六四之分,是其中一種執行方法與發展方向,以及如何將這些資源透過更有效的機制去分配給不同類型的演出需要,如何透過專業性而具透明度的年度資助機制去選定一些長期資助的藝團或短期的合作項目,都是必須落實執行的工作。

要培養本地藝團長遠發展,應考慮借助外地專業藝術家的經驗、技術及視野來提升本地水平,不間斷地邀請不同地區的戲劇家、舞蹈家等來澳擔當駐市或駐團藝術家為其中一種方式,著名導演孟京輝若能來澳駐市兩個月,肯定比只來澳演出數場《迷宮》更具成效。

場地的發展同樣重要,文化中心的劇院設計不利小型實驗性創作與日常排練,政府應盡快考慮於人口稠密的北區興建新場館以配合社會長遠發展所需,當中應包括一個約一百五十座位的黑盒劇場及八十座位的兒童劇場,加上排練室及會議室等輔助設施,使本地演藝創作人員有一“聚腳”交流之地,塡補本地此方面空白之餘,逐步形成本地演藝人創作的實驗場,步向專業發展的臺階,同時更能提升北區市民對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與機會。
--人 言 (澳門日報 / 優質混沌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