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008

在泰國”聽風”及其他

原文刊載於二零零八年二月七日星期四(戊子年正月初一),澳門日報文化‧演藝版
作者:孓孑


在異地欣賞環境舞蹈劇場《聽風的卡夫卡》(下簡稱《聽》)全新英語版本,確實別具風味。此劇獲邀參加”第八屆曼谷藝穗節(二零零八)”,曼谷藝穗節由泰國Patravadi劇場主辦,該劇場的整體環境也具特色,令《聽》添上一份濃濃的異地情懷。從一個土生土長澳門人的眼光在異鄉重新窺探澳門的狀況,引發了不少新思考,讓觀眾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通過與世界各地藝術家的交流,能夠令藝術家及泰國的居民更了解澳門這小城的特色。



由石頭公社成員原創的《聽》曾於零六年在澳門文化中心一樓大堂作首演,演出令人印象難忘。在處於賭場環繞的文化中心探頭外望,是一座座五光十色的金殿,也許這就是《聽》所要表現之社會失衡狀況,感覺耐人尋味。今《聽》則在泰國Patravadi劇場裡演出,沒有了賭場實景,也沒有文化中心的現場觀眾的配合,更沒有生硬機制的妨礙,創作自由度更高,當時不能實現的效果反而在泰國劇場裡巧妙地呈現,這更能彰顯表演者的創意。

英語版的《聽風的卡夫卡》因地制宜,運用了Patravadi劇場的戶外劇場、畫廊、售票處及花園各處,將觀眾席當作舞台為觀眾帶出了一份新鮮感;由於同場的另外兩個演出(荷蘭的音樂舞蹈及韓國的舞蹈)需要觀眾正襟危坐的配合,《聽》更能突顯需要觀眾主動參與的特性。演出從戶外劇場出發,其後到達畫廊,這部份由一名演Dj的演員在畫廊中以泰文作部份的演出,相信必能為當地觀眾帶來一份親切感,個人更認為他相比起首演時的演出更為自然流暢。當然,也可能由於他能信心十足地說一連串泰文的原故,不過發音是否標準就要讓當地觀眾定斷了。Patravadi劇場的環境為《聽》帶來了不少的驚奇,劇場內不同的地方放置了不少藝術作品,包括裝置、圖畫、雕塑等,《聽》巧妙地運用了環境的特色,讓人有種會心一笑的感覺。



Patravadi劇場的地點也為《聽》締造獨特之處。劇場位於舊社區,對於遊客而言,劇場所處的位置可謂非常”偏僻”。從東岸渡河至西岸,下船後向左走,穿過一條條的小巷,那些小巷左右兩旁是擺賣的小販。當在人流高時段,遊走於小巷時可謂水洩不通,這一區是實實在在的一個舊城區。這些可說被城市發展遺棄的舊區,究竟是如何看那些耀眼金火的都市?《聽》所引起的反思也能夠套進泰國大都會的處境以及藝術發展狀況吧!生存在舊區的藝術空間需要面對哪些困難?我不太清楚附近的居民如何看待這個劇場,當有節目表演時,他們所發出的聲響會否給附近居民造成滋擾?《聽》最後的一部份是在劇場的花園進行,劇場門口外不時站著附近的居民探頭看演出,有的甚至駐足欣賞。當時我在想:他們會進入這個門票頗貴的大門內看表演嗎?還是只是緊緊在門檻外窺看究?這延伸出另一問題。

大多數位於舊區的藝術空間,通常以與社區居民作互動交流、開辦工作坊為名,但有多少個能真正服務社區就不得而知。在一個社區內確實有存在藝術空間的需要,問題只是如何經營及融入社區中。當然,我沒有深入研究Patravadi劇場的營運方式,但從表面的理據看來,這是一所頗”富有”的藝術空間,單從藝術空間內的消費便可略知一二。劇場內除了有戶外劇場、室內劇場、展覽館外,更有餐廳、紀念品店及出租房間,就如一個自給自足的公社。相對澳門的藝術消費以及當地的食品價格來說,劇場內的消費水平可謂很高。究竟平日有多少本地居民進入劇場看表演的呢?或是Patravadi劇場主要滿足外來的需求呢?而在一月二十五日《聽風的卡夫卡》的第一場觀眾量及觀眾源看來,屬於泰國本土觀眾的比例很少,平知道是否因當日全是非本地表演之故還是另有原因,但總體看來,劇,場與外間的環境似乎存在著一層隔膜,感覺就如《聽》劇目尾聲時兩名全身佈滿麵粉的演員在地上舞動著,她們在一遍平靜的空間裡無聲地失控著。



當在劇場花園裡播放澳門賭場的錄像時,畫面中出現了霓虹燈在閃閃發光,身旁的泰國觀眾誤以為我是泰國人,以泰文向我說了幾句話,原來他大概想了解錄像中的畫面是甚麼以及為何要播放這片段。原來,澳門是亞洲拉斯維加斯的美譽並不是世界聞名的,同時很多人也不太了解這美名所要背負的後果。也許,與異國人分享《聽風的卡夫卡》,最能將不一樣的澳門帶到世界,宣揚”澳門就是與別不同”之處了!

No comments: